1967年林彪提交北京軍區(qū)司令候選人,毛澤東疑惑:他是四野的人?
- 閱讀此文前,麻煩您點擊一下“關注”,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,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,感謝您的支持。
1967年,林彪向毛主席提交了北京軍區(qū)的候選司令。毛主席看著鄭維山的名字有些疑惑:“他是四野的人嗎?”林彪聞言卻沉默了。
鄭維山當然不是四野的人,但他的能力與功勛都是實打實的。因而毛主席得知鄭維山真的出任北京軍區(qū)司令以后,也是欣慰的。
那么,鄭維山為何能被任命為北京軍區(qū)司令?之前他有什么樣的功勛?之后他又做出了多少貢獻?
出任北京軍區(qū)司令
1966年,黨中央決定成立首都警衛(wèi)工作組,這個工作組受周總理的直接領導。周總理看重鄭維山的能力,所以把他也調到了這里工作。
鄭維山紅軍時期就參加了革命,經過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的一系列大戰(zhàn)檢驗后,在資歷與能力等方面都出類拔萃。
因而鄭維山上任后,并沒有辜負周總理的信任,圓滿完成了組織上交給他的各項任務。
尤其在毛主席接見青年學生的重大活動中,鄭維山不敢馬虎分毫,不僅保證了毛主席等領導人的安全,還讓學生們同樣平平安安地受到接見。
毛主席對鄭維山的工作情況很是滿意,周總理也表揚了鄭維山。1967年,周總理還親自宣布,由鄭維山出任北京軍區(qū)司令。
而林彪將任命決定報告給毛主席之后,毛主席先是有些疑惑,脫口問道:
“他是四野的人嗎?”
林彪并沒有做出回應,而毛主席對這個任命決定是非常認可和滿意的。
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鄭維山本人更是明白自己肩上扛著怎樣的重擔,所以他每天都兢兢業(yè)業(yè)。
為了履行好保衛(wèi)首都的職責,鄭維山還曾四次親臨北部邊防前線,吃住都在哨所或者邊防站。
是他的精密偵查與部署,讓黨中央能夠更從容的應對邊境的外部勢力挑釁。更可貴的是,鄭維山作為一個將軍,不僅能保家衛(wèi)國,還曾為文物保護做出貢獻。
1968年5月,部隊在保定滿城縣郊區(qū)施工時,挖到了一座古墓,里面保存了大批珍貴文物。
黨中央和地方文物部門都非常重視,很擔心這批文物的安危。
很快鄭維山就收到了周總理的親筆信,要求他給這座古墓的挖掘工作提供支持與保護。
這座古墓本就是部隊施工挖到的,所以鄭維山接到信后二話沒說,直接采取了行動。他明確表示,軍事工程服從考古工作的需要。
在物質上,鄭維山也愿意竭盡全力提供幫助。那段時間,考古隊和運輸車的安全,都是由軍區(qū)直接負責的。
鄭維山還專門從北京軍區(qū)派出了一位參謀,陪同考古隊開展工作。為了制定更周到的計劃,鄭維山也親臨現(xiàn)場,認真思索著最好的安保方式。
研究后專家發(fā)現(xiàn),這是西漢時期的中山王墓,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?,F(xiàn)在我們看到的長信宮燈、金縷玉衣等文物均出自這里。
可以說鄭維山對這批文物的保護,立下了大功。但若說起鄭維山將軍一生中最輝煌的故事,一定還是戰(zhàn)場上金戈鐵馬的那些年。
朝鮮戰(zhàn)場建奇功
1952年夏天,彭德懷元帥親自點將,讓鄭維山接任二十兵團的代理司令,因為原來的司令楊成武需要回國內治病。
鄭維山不敢耽擱,立刻到二十兵團赴任。就在戰(zhàn)士們還在新奇新司令時,鄭維山已經摸清了二十兵團的陣地情況。
他發(fā)現(xiàn)金城陣地對我軍極為不利,這里雖然屬于三八線以北,但是偏偏是縱深進我軍陣地的敵方占領區(qū),讓整個三八線往北凹了一塊兒。
最讓鄭維山擔心的是,金城一帶地勢較高,在能見度好的情況下,能直接看清楚二十兵團在附近幾十公里的動向。
自那時起,鄭維山就有了把金城打下來,直接拉平三八線的想法。可是出于戰(zhàn)略需要,他的計劃在1953年才得以實現(xiàn)。
金城并不好打,前沿不僅地形復雜,還有聯(lián)合國軍引以為傲且經營多年的“密蘇里防線”。這些讓鄭維山苦惱了好一陣子。
直到想起六十軍陣地前的那片開闊地帶,鄭維山終于有了對策,只是他的想法確實有些冒險。直到他逐步完善了作戰(zhàn)計劃,才拿到會議上討論。
開會那天,二十兵團的作戰(zhàn)指揮室里坐滿了人,很多兄弟部隊的指戰(zhàn)員也受邀參加了鄭維山組織的這次會議。
鄭維山提出要攻下金城東和東南的三個高點,直接讓敵人在金城地區(qū)的防御失衡。聽到這里,大家都有些理解不了。
不是鄭維山的提議不好,正相反拿下這幾個地方確實對志愿軍作戰(zhàn)大為有利。但是這樣重要的陣地,敵軍肯定也有重兵把守。
在敵軍還有天險加持的情況下,我們很難討到便宜。鄭維山也明白兄弟們的困惑,所以接著說明了他的計劃。
他計劃把戰(zhàn)士提前埋伏進前沿陣地的開闊地帶,那里有樹林掩護,而后趁著夜色發(fā)起第一輪攻擊。
當晚結束戰(zhàn)斗后,再利用四五個小時補給物資、修復防御工事,等到天亮就能有效對應對反撲的敵人,并進行反擊。
并且鄭維山也提前預估了一下,為了完成作戰(zhàn)任務至少需要埋伏三千人。聽完鄭維山的計劃,偌大的會議室一片寂靜,陷入了長久的冷場。
鄭維山其實也料到了這樣的結果,畢竟這場仗對裝備差且補給不足的志愿軍來講,實在是一場挑戰(zhàn)。打贏了是奇跡,打不贏還會影響整個戰(zhàn)局。
但他相信,自己判斷是正確的,志愿軍可以打贏這場硬仗。而仔細消化了鄭維山的計劃后,也有人支持了鄭維山的想法。
最先站出來的是六十軍和六十七軍的軍長,他們紛紛支持鄭維山的作戰(zhàn)方案,并且已經想好了此次作戰(zhàn)的具體方案。
但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。那天會議還沒結束,志愿軍副司令鄧華就打來電話,說明總部也不贊成鄭維山的想法。
可鄭維山心意已決,他不想浪費這樣的良機,并且表示自己愿意承擔戰(zhàn)敗的責任,就這樣一場緊張的部署開始了。
從吃飯睡覺、到埋伏位置、再到彈藥增援,鄭維山等人都想了一遍。畢竟三千人的大規(guī)模埋伏,容不得半點差錯。
到了正式作戰(zhàn)時,鄭維山親臨前線鎮(zhèn)定自若地處理著各種突發(fā)狀況。五天后,志愿軍成功拿下陣地,這場硬仗大獲全勝!
然而大家歡慶勝利時,鄭維山卻不知蹤影。原來是他這些天幾乎沒有休息,早已沉沉睡去。那一覺他睡得格外安穩(wěn),不知他會否夢到早年的那些磨礪。
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的歷練
抗美援朝的艱難不用多說,但是我黨我軍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的困苦更是讓人心疼。想來鄭維山能在抗美援朝打出這樣的勝仗,離不開早年革命生涯的磨煉。
鄭維山15歲時就已經入黨參軍了,那年他率七十多名赤衛(wèi)隊成員加入紅軍,來到了時任紅軍師長的徐向前麾下。
成為徐向前的傳令兵后,鄭維山靠著一股不怕死的拼勁兒一路高升。僅用四年時間,就被委以紅三十軍八十八師政委的重任。
這時鄭維山不過二十歲,但是他帶起這支由三個榮譽老團組成了隊伍來毫不含糊,甚至還帶著隊伍殲滅了有名的“老虎旅”。
所謂的“老虎旅”是指國民黨陜軍四十九旅,在軍閥混戰(zhàn)時這支部隊就打出了名號。他們的旅長王毅武更是殘暴野蠻,得了個“王老虎”的綽號。
紅軍早期雖然有英勇無畏的戰(zhàn)士們,但在武器上的落后讓我們不得不謹慎作戰(zhàn),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和敵人硬碰硬的。
但1935年初紅軍發(fā)起陜南戰(zhàn)役后,王毅武的“老虎旅”也被調到了漢中的新堡安參戰(zhàn)。
鄭維山奉命率部迎敵,而他那次帶著的二五六團也有“夜老虎”之名。
為了在“兩虎相爭”中取得勝利,鄭維山出其不意地帶人趁著夜色爬上懸崖,從峭壁上山突襲,給了敵人迎頭痛擊。
搶下主峰陣地還沒完,鄭維山不斷帶人擴大戰(zhàn)果,等天亮時主力部隊也從山腳發(fā)起猛攻。“老虎旅”是上也不行、下也不行,成了籠中困獸。
王毅武雖然帶著幾個人落荒而逃了,但是大部分人都被鄭維山率部殲滅,從此陜軍的“老虎旅”成了笑話。
除了這只“王老虎”以外,鄭維山在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也當過“打虎英雄”,這次他打的是傅作義的“虎頭師”。
這支“虎頭師”是傅作義嫡系中的嫡系,其中包括排長在內的軍官都是傅作義親自挑選的。但是這支袖標都帶著虎頭標志的隊伍,碰到鄭維山卻成了“病貓”。
1948年1月的一個晚上,鄭維山向“虎頭師”駐守的莊疃進攻,很快就占據優(yōu)勢。“虎頭師”師長李銘鼎見勢不對,立刻向傅作義求援。
傅作義果斷派兵增援,但鄭維山哪能放過消滅“虎頭師”的機會。為了盡快拿下陣地,鄭維山下令把山炮和迫擊炮都對準了莊疃。
看著炮火接二連三地襲來,“虎頭師”亂了陣腳。足足炸了二十分鐘,鄭維山才下令沖鋒。一夜過后,“虎頭師”也成了歷史。
由此可見,年輕時的鄭維山是何等睿智英勇,什么樣的敵人都不是他的對手。
這種拼勁也貫穿了他的一生,哪怕到了生命的盡頭,他依然想為國家再多做些什么。
一個老黨員、老戰(zhàn)士的暮年
1982年,鄭維山調任蘭州軍區(qū)司令,這時他已經快到古稀之年了。但只要國家需要,他就還能堅守在崗位上。
赴任之前,鄧小平特意囑咐鄭維山,要讓部隊支援地方搞好綠化工作,這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基業(yè)。
于是鄭維山到任以后,沒坐熱司令部的椅子就開始各地調研了。從關中延安到河西走廊都看了一遍,鄭維山明白鄧小平的指示太對了。
兩萬多里的行程,讓他體會到了西北的干旱荒蕪。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,不僅人民的生活過不好,國防軍工事業(yè)也不好發(fā)展。
要知道沒有植被的掩護,軍工廠直接暴露在荒漠隔壁中是極其危險的。所以為了軍工防御,也必須搞好綠化工程。
戰(zhàn)爭年代,鄭維山利用森林的掩護打了很多勝仗,所以規(guī)劃起綠化工程也頭頭是道。尤其建設西北國防林時,鄭維山提出了很多構想。
但鄭維山也明白,植樹造林這樣的工程,沒有十幾二十年根本見不到成效,他提出的規(guī)劃也未必能由他來實現(xiàn)。
因而在勾勒藍圖的同時,鄭維山也在著手干部隊伍的培養(yǎng)。種樹說來容易,但是想在條件艱苦的西北實現(xiàn)大面積造林,必須要有專業(yè)技術。
所以鄭維山在培養(yǎng)年輕干部時,一直從軍事和技術兩方面入手,希望能早日讓西北荒漠舊貌換新顏。
在日復一日地操勞中,鄭維山的身體也越來越差。到了1998年,鄭維山被查出患有肺部腫瘤,必須進行手術治療。
醫(yī)護人員本來不想告訴鄭維山實情,但是他卻樂觀地說:
“我們這些人要死也早死幾回了,不要跟我打什么埋伏。”
大家只好告訴老將軍實情,鄭維山也確實豁達,不但用不著別人寬慰,反而好好吃飯睡覺,等著下一步治療。
在進手術室之前,鄭維山提出不要全麻,他不想影響記憶力和術后恢復。讓人高興的是,接受手術后的第三天,鄭維山就能下床走路了。
轉過年來,鄭維山還精神矍鑠地參加建國五十周年慶典。可病魔終歸沒能手下留情,又到春天時,鄭維山的病情復發(fā)了。
最開始在醫(yī)院里,鄭維山積極樂觀,主動配合醫(yī)護人員的治療。然而當他得知自己每天要花掉數(shù)百元醫(yī)藥費時,卻堅持不肯用這么貴的藥了。
征戰(zhàn)一生的老將軍不可能用不起藥,但是他舍不得。就算病痛纏身,他也想著這些藥費該用在軍隊建設上。
若是吃不下飯時,就要用的脂肪乳、氨基酸等藥物,為了不用這些貴重藥品,鄭維山就每天忍著難受強吃點兒稀飯,讓人看了心疼不已。
鄭維山也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,所以提前留下了遺言。
他不僅提出適時停止對自己的治療,還要把最后一個月的工資作為最后一次黨費全部交給組織。
沒過幾天,鄭維山已經說不出話了,但還是強撐著力氣跟前來探望的軍委領導比劃著什么。
大家都理解不了,一旁照顧他的大兒子就遞過紙筆,只見老將軍顫顫巍巍地下了“臺灣”二字。在生命的盡頭,鄭維山老將軍依然惦記著國家的統(tǒng)一。
可惜的是,鄭維山老將軍還是在當年5月離開了人世。按照他的遺愿身后事一切從簡,骨灰都灑在了他曾戰(zhàn)斗過的大別山區(qū),只留下后人無盡的懷念。
謹以此文,向鄭維山老將軍致敬!
關鍵詞:北京軍區(qū) 的人